中醫藥自古以來就有“藥食同源”理論,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,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。
實際上,飲食的出現,比醫藥要早得多,因為人類為了生存、繁衍后代,就必須攝取食物,以維持身體代謝的需要。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,人們逐漸了解了哪些食物有益,可以進食;哪些有害,不宜進食。通過講究飲食,使某些疾病得到醫治,而逐漸形成了藥膳食療學。
藥膳是中國傳統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,是以藥物和食物為原料,經過烹飪加工制成的一種具有食療作用的膳食。它“寓醫于食”,既將藥物作為食物,又將食物賦以藥用;既具有營養價值,又可防病治病、強身健體、延年益壽。
在當前大健康概念滿天飛的今天,“藥食同源”品種更值得中藥材行業的商家們關注。最近,衛計委公布了101種藥食同源的名單,可以讓大家更直接地了解到,哪些食材是被證實了有藥用價值的!
一、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品種
二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品種
三、衛生部規定的保健食品禁用品種